刘昌艺,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,儿科主任医师,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,从医近20年,系“京城儿科王”刘弼臣之子。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、报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,并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。
擅长治疗:儿科各种疑难杂症,如抽动、秽语综合症、哮喘、肾炎、心肌炎、重症肌无力、小儿脑积水等。
出诊时间:周三、六、日上午出诊
抽动症是什么?
儿童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,以不自主、反复、快速、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或/和发声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。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、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(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或Tourette综合征)等。男性多见,起病年龄为2-21岁,以5-10岁最多见。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,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强迫障碍(OCD)、行为问题等。
抽动症是怎么引起的?
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可能是遗传因素、神经生理、神经生化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1、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抽动史会使后代发病率明显增高。
2、神经生物学因素:研究发现皮质-纹状体-丘脑皮质通路和多巴胺递质系统与抽动症发生相关。
3、感染因素:感染性疾病与抽动症有关,尤其是链球菌感染会导致突发抽动症的概率增大。
4、环境因素:忧伤、惊吓、情堵激动、长期焦虑不安,以及经常被训斥或被打骂,管教过严,学习负担过重,生活应激事件、长期观看电子产品等都会引起抽动症的发生。
家长能够做什么?
1、家长正确认识抽动症,认识到患儿所出现的症状是疾病的表现,而不是患儿的有意行为,千万不能因此责备和惩罚他们。
2、鼓励和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种游戏和活动,转移注意力,当抽动症状得到减轻时,要给予鼓励和表扬,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,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。
3、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特点,为患儿创造一个轻松、和谐的生活环境。
4、长时间看电视、沉迷于电脑,或观看惊险、恐怖或刺激性强的影片,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而导致抽动症加重,病情反复,影响其预后;加强患儿体质锻炼,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可以改善抽动症状。
总之,父母应该努力学习抽动症的相关知识,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、学习,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,以转移注意力,同时避免过度兴奋、激动、紧张和疲劳。责任编辑:王怡萱(EN097)
网配查配资-证券配资网站-炒股配资最新-配资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